搜索
首页 《饱食闲坐》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意思:怀才抱着有智慧的人,没有不奔走遑遑不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饱食闲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状态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绘了诗人所享有的美食生活。稻米和鲂鱼的美味,让诗人感到满足和幸福。每一口饭都带着鱼鲜的香气,每一口菜都满足了诗人的口腹之欲。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快乐和满足,他不再去考虑那些繁琐的世俗事务,而是享受着这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饱食之后的生活状态。他起床后,盥洗、下阶、洗衣裳,然后绕着庭院散步,回到屋内后又回到床上,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他以一种不拘束的姿势坐着,享受着阳光和温暖。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自由和舒适。 然而,诗人在享受这种生活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他感叹那些有才能的人都在为国家的繁荣而奔波忙碌,而他却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留恋在洛阳的家中。他感到自己的生活状态寂寞而无聊,尽管衣食无忧,但精神状态并不愉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自我反思。这种自我反思和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
箸箸适我口,匙匙充我肠。
八珍与五鼎,无复心思量。
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
绕庭行数匝,却上檐下床。
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旸。
可怜饱暖味,谁肯来同尝?
是岁大和八,兵销时渐康。
朝庭重经术,草泽搜贤良。
尧舜求理切,夔龙启沃忙。
怀才抱智者,无不走遑遑。
唯此不才叟,顽慵恋洛阳。
饱食不出门,闲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虽充给,神意不扬扬。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怀才

    读音:huái cái

    繁体字:懷才

    意思:(怀才,怀才)
    亦作“怀材”。
     怀抱才能,具有才能。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
      ▶唐·崔涂《蜀城春望》诗:“怀材皆得路,失计独伤春。

  • 遑遑

    读音:huáng huáng

    繁体字:遑遑

    英语:in a hurry; l hastily

    意思:惊恐匆忙,心神不定。
      ▶《列子•杨朱》:“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余荣;偊偊尔慎耳目之观

  • 智者

    读音:zhì zhě

    繁体字:智者

    英语:the wise

    意思:
     1.有智谋或智慧的人。
      ▶《韩非子•主道》:“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
      ▶《淮南子•主术训》:“物之

  • 不走

    不走样,不变动。《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我朝二百年来,只有这一桩事是丝毫不走的。”

    读音:bù zǒ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