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春草图》 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

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

意思:野火烧痕迹回一下过雨,村童放牧散平坡。

出自作者[明]黄云的《题春草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祢衡洲畔埋愁远,建业城边积恨多。》是一首对建业(南京)的风景和历史的沉思之作。诗人通过对烧痕未灭、村童放牧、祢衡埋愁、恨事积多的描写,表达了对这座历史名城的深深感慨。 首联“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描绘出一片烧后的土地,雨后更显得一片凄凉,而村童的放牧更增添了这种荒芜之感。这里诗人以雨后烧痕暗示历史的沉淀,以村童的活泼反衬名城的沉寂,富有深意。 颔联“祢衡洲畔埋愁远,建业城边积恨多。”祢衡洲畔,建业城边,这里诗人将愁与恨比作可以埋的东西,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象化,更易于表达。这里愁与恨已经积累得很多,需要找个地方埋起来。 颈联“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石马铜驼,是建业城昔日繁华的见证,然而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它们已经埋在地下。这里诗人通过“谁见”、“那知”的反问,表达了对历史无情、人事皆非的深深慨叹。 尾联“江淹赋别魂销处,春水遥连漫绿波。”江淹在赋中写到别离的伤感,而眼前春水连天,更增添了离别的哀伤。这里诗人以江淹的赋为引,以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以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全诗通过对建业风景的描绘和历史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无情、人事皆非的深深感慨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
祢衡洲畔埋愁远,建业城边积恨多。
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
江淹赋别魂销处,春水遥连漫绿波。

关键词解释

  • 平坡

    读音:píng pō

    繁体字:平坡

    意思:
     1.倾斜度不大的坡地。
      ▶元·袁桷《草地》诗:“带水残沙似暗潮,平坡软草绿迢迢。”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峡自西嵴东下,循北崖平坡入之。

  • 一雨

    读音:yī yǔ

    繁体字:一雨

    意思:
     1.一场雨。
      ▶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白居易《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

  • 放牧

    读音:fàng mù

    繁体字:放牧

    短语:

    英语:graze

    意思:把牲畜放到野外吃草和活动。
      ▶《东观汉记•光武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 野烧

    读音:yě shāo

    繁体字:野燒

    意思:(野烧,野烧)
    犹野火。
      ▶唐·严维《荆溪馆呈丘义兴》诗:“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
      ▶宋·杨万里《晨炊叱驭驿观海边野烧》诗:“南海惊涛卷玉缸,北山野烧展红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