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意思:正当天宝末年,抚事因惋惜。

出自作者[唐]舒元舆的《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民疾苦的深感悲痛。诗的开篇,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历史的追寻和对柳芳历的静读,然后突然开卷感激,想到了天宝末年的乱世。他描述了杨国忠和李林甫等贪官污吏的权力滥用,导致了社会混乱,民不聊生。随后,燕戎等外族趁机起兵,使得两河地区战火纷飞,二京化为废墟。在描述这些悲惨景象时,诗人的语言生动而形象,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悲惨。 接着,诗人描绘了肃宗继位后,国家开始逐渐恢复的过程。然而,人们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万国恸哭,悲思动天。此后,千秋节再也没有动人的金石之声,只有悲风和霜天,让人感到更加凄凉。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最后,诗人通过描写近塞地的哀笛声,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不满。他抚几观陈文,使心情更加不悦。花萼虽繁华已逝,温泉树木仍碧绿如玉,但霓裳羽衣已烟消云散。这些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灾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刻关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
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藉。
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
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
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
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
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
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
悲风扬霜天,繐帷冷尘席。
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
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
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
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
花萼笑繁华,温泉树容碧。
霓裳烟

关键词解释

  • 天宝

    读音:tiān bǎo

    繁体字:天寶

    英语:Tian Bao

    意思:(天宝,天宝)

     1.天然的宝物。
      ▶《商君书•来民》:“夫实圹什虚,出天宝,而百万事本,其所益多也。”<

  • 正当

    读音:zhèng dāng

    繁体字:正噹

    短语:合理 遭逢 适值

    英语:timely

    意思:(正当,正当)
    I

     1.正相当;正相称。
      

  • 追惜

    读音:zhuī xī

    繁体字:追惜

    意思:追思往事而叹惜。
      ▶唐·舒元舆《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歷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抱着哀痛的心肠,和光明的希望,追惜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