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赵次张见遗之什韵》 寄书只欲凭黄耳,去路谁能畏赤眉。

寄书只欲凭黄耳,去路谁能畏赤眉。

意思:寄书只想凭黄耳,在谁能不怕赤眉军。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次赵次张见遗之什韵》

全文创作背景

《次赵次张见遗之什韵》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张元干与赵次张、张见遗两位友人相聚之时,他们一起品茶赏景,畅谈诗文,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 这首诗以茶为题材,通过对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诗句,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以及“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此外,这首诗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在诗中,作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以及“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等,都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次赵次张见遗之什韵》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既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又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边游子日思归,新句劳君更置规。
莫问人间多贝锦,正如天上有参旗。
寄书只欲凭黄耳,去路谁能畏赤眉。
定与故巢猿鹤老,此生无愧北山移。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关键词解释

  • 黄耳

    读音:huáng ěr

    繁体字:黃耳

    意思:(黄耳,黄耳)

     1.狗的别名。
      ▶晋·崔豹《古今注•鸟兽》:“狗一名黄耳。”
      ▶唐·元稹《友封体》诗:“桦烛焰高黄耳吠,柳堤风静紫骝声。”

  • 赤眉

    读音:chì méi

    繁体字:赤眉

    英语:Chimei army

    意思:亦作“赤糜”。
     
     1.指汉末以樊崇等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因以赤色涂眉为标志,故称。
      ▶《汉书•王莽传下

  • 去路

    读音:qù lù

    繁体字:去路

    短语:丝绸之路 支路 斜路 熟路 老路

    英语:outlet

    意思:
     1.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
      ▶唐·项斯《汉南

  • 寄书

    读音:jì shū

    繁体字:寄書

    意思:(寄书,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庾信《竹杖赋》:“亲友离绝,妻孥流转;玉关寄书,章臺留钏。”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