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甕区区溉旱苗,忍饥终胜似操瓢。
意思:抱瓮区区灌溉干旱苗,忍着饥饿最终胜似拿瓢。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抱甕区区溉旱苗,忍饥终胜似操瓢。饮尧井水耕尧野,偶作樵歌亦誉尧》是作者对一种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首句“抱甕区区溉旱苗”中,“抱甕”出自《庄子》的典故,原指仰而灌之,后用以形容毫无作为、过着悠闲的生活;“区区”则有轻盈、小巧之意,这里用来形容瓮的形象,也象征着作者自己。这句诗描绘了作者过着悠闲的生活,用小瓮去灌溉干旱的秧苗,展现出一种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忍饥”是第二句“忍饥终胜似操瓢”的主题,作者表达了对忍饥挨饿生活的喜爱,不屑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这体现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崇高。
第三句“饮尧井水耕尧野”中,“饮尧井水”和“耕尧野”都是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尧舜时代(传说中的太平盛世)的憧憬,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不满。
最后一句“偶作樵歌亦誉尧”中,“樵歌”指的是樵夫在山间劳作时所唱的歌声,这里用来形容作者过着隐居生活时自得其乐的状态;“亦誉尧”则表达了作者对尧舜时代的赞美,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自己悠闲生活、忍饥挨饿的喜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赞美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