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 儒衣而儒冠,满口谈诗书。

儒衣而儒冠,满口谈诗书。

意思:儒家的衣服而儒生的帽子,满口谈论《诗》、《书》。

出自作者[宋]黄榦的《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人性、亲情、家庭、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中表达了对物理和人心关系的理解,认为只有深入理解物理,人心才能安定,不凡。这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其次,诗中描绘了棣华、鸿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如流水般逝去,珍惜当下,把握现在的重要性。 再次,诗中强调了人性尊严和同胞情谊的重要性,认为天性使人们成为尊贵的存在,同胞之间应该有着共同的心志和情感。这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情感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尊重。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疾病、富贵、儿孙、四肢、异类等问题的思考,认为疾病是成长的代价,富贵只是余事,儿孙也是后身,四肢若先自贼则难以托起生命之重。这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儒家的信仰和对儒生的期望,认为儒生应该以儒家的道德规范为行为准则,以诗书为工具,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体现了作者对儒家道德的推崇和对儒生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人性、家庭、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读来令人深思,深受启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物理须深玩,人心定不凡,棣华春竞秀,鸿影暮相衔。
天性人为贵,同胞岂异心。
疾行迷后长,思昔更伤今。
忆昔防提日,堂前聚戏嬉。
利心驱逸马,分背欲何之。
富贵真余事,儿孙亦后身。
四支先自贼,骈拇若为人。
矢束折应难,叶密根无托。
斯道固昭然,叹息人何莫。
儒衣而儒冠,满口谈诗书。
君看鬩墙心,异类诚不如。
我行箕山颠,上有贤弟兄。
高节振颓俗,余芳丐后生。
二父及诸郎,异世真一体。

关键词解释

  • 诗书

    读音:shī shū

    繁体字:詩書

    英语:Confucian classics

    意思:(诗书,诗书)

     1.《诗经》和《尚书》。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

  • 满口

    读音:mǎn kǒu

    繁体字:滿口

    英语:mouthful

    意思:(满口,满口)

     1.犹言一口,口口声声。
      ▶唐·陆龟蒙《杂讽》诗之三:“当时布衣士,亦作天子客。至今东方生

  • 儒衣

    读音:rú yī

    繁体字:儒衣

    意思:
     1.犹儒服。
      ▶《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于邦域矣。”
      ▶唐·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儒衣山鸟怪,汉节野童看。”<

  • 口谈

    读音:kǒu tán

    繁体字:口談

    意思:(口谈,口谈)
    亦作“口谭”。
     
     1.口头谈论;口头谈说。
      ▶《庄子•天下》:“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
      ▶汉·王充《论衡•定贤》:“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