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雪中三章寄景孺提刑》 城头高榭陟嶙峋,坐看江郊洒玉尘。

城头高榭陟嶙峋,坐看江郊洒玉尘。

意思:城头高榭上嶙峋,坐看江郊祭洒玉尘。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雪中三章寄景孺提刑》

全文赏析

这首诗《城头高榭陟嶙峋,坐看江郊洒玉尘。恨不同来对清绝,拟将佳景待何人》是一首描绘城市景象,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的诗。 首句“城头高榭陟嶙峋”描绘了诗人登上城头高榭,看到城郊一片嶙峋的山石,起伏错落,景象壮观。其中,“高榭”暗示了诗人在城头高处,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城市的全景;“陟嶙峋”则描绘了山石的峻峭和嶙峋。 “坐看江郊洒玉尘”一句,诗人以“江郊”代指城郊的景色,用“洒玉尘”形容江郊的美景如玉般洁白无瑕,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这句诗将自然景色比拟为玉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郊的美景。 “恨不同来对清绝”表达了诗人遗憾自己未能与朋友一同来欣赏这清绝的景色的心情。“恨不同来对清绝”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朋友一同欣赏美景的遗憾,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拟将佳景待何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珍惜和期待。诗人认为应该把这美好的景色等待给谁,实际上是表达诗人希望有知音能够欣赏这美景,共享自然之美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城头高榭眺望江郊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中通过对未能与朋友一同欣赏美景的遗憾,也体现了诗人珍视友情、珍爱生活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头高榭陟嶙峋,坐看江郊洒玉尘。
恨不同来对清绝,拟将佳景待何人。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玉尘

    读音:yù chén

    繁体字:玉塵

    意思:(玉尘,玉尘)

     1.即玉屑。古代传说中仙家的食物。
      ▶《渊鉴类函•道部•仙二》引汉·刘向《列仙传》:“一叟曰:‘君输我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钟。’”晋·葛

  • 嶙峋

    读音:lín xún

    繁体字:嶙峋

    短语:嶙峋

    英语:bony

    意思:
     1.形容沟壑、山崖、建筑物等重叠幽深。
      ▶唐·韩愈《送惠师》诗:“遂登天台望,众壑皆

  • 城头

    读音:chéng tóu

    繁体字:城頭

    意思:(城头,城头)
    城墻上。
      ▶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元·萨都剌《高邮城晓望》诗:“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