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礼部宋次道挽词》 吟笺夜月惊皴兔,谈尘春风落宝珠。

吟笺夜月惊皴兔,谈尘春风落宝珠。

意思:吟笺夜月亮吃惊地皱兔子,谈论尘春风落宝珠。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赠礼部宋次道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朝廷重老儒,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不重老儒的愤慨。诗中描绘了老儒们在夜晚吟诗作赋,如惊兔般的笔触,在纸上留下深刻的痕迹;他们在春风中谈论历史,如宝珠般的智慧,在春风中落下。诗人对朝廷忽视老儒的行为感到失望和无奈,他希望朝廷能够重视老儒,让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更多的痕迹。 诗中的“吟笺夜月”和“谈尘春风”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老儒们的生活状态和才华。他们沉浸在诗歌和历史的海洋中,用笔墨和智慧书写着历史的篇章。而“金石谁新三代乐,丹于空目两京图”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期望。 最后,“可怜东观书垂就,不得君前万岁呼”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儒们辛勤付出却无法得到朝廷认可的无奈和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老儒们的敬重和对朝廷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老儒们的才华和付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期望,以及对朝廷重老儒的呼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日朝廷重老儒,何人奕叶在清途。
吟笺夜月惊皴兔,谈尘春风落宝珠。
金石谁新三代乐,丹于空目两京图。
可怜东观书垂就,不得君前万岁呼。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宝珠

    读音:bǎo zhū

    繁体字:寶珠

    英语:mound

    意思:(宝珠,宝珠)

     1.贵重的珍珠。
      ▶《荀子•富国》:“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载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 吟笺

    读音:yín jiān

    繁体字:吟箋

    意思:(参见吟牋,吟笺)

    解释:1.亦作\"吟笺\"。 2.诗稿。 3.指写诗用的纸。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