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扇上画牡丹》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意思:闲挂有几次停止蛱蝶,频繁摇不害怕落莓苔。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扇上画牡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美丽花卉的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首句“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的深深喜爱,以至于他决定在扇子上将它们画下来,这无疑是对花朵美的极致赞美。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描绘了花朵的动态美,随着诗人的笔触,叶子变得更加修长,而轻风则使得花朵逐一开放,仿佛在向诗人展示它们的魅力。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进一步描绘了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花枝闲时从未停止过蛱蝶的停留,即使频繁摇动,也不怕落上青苔。这是对花的坚韧和美丽的赞美。 最后,“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则将花比作天上的仙桂,甚至怀疑它可能是嫦娥从月中移植而来,进一步强调了花的美丽和高贵。 整首诗充满了对花的赞美和欣赏,通过生动的描绘,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对花的热爱和欣赏之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自然的美是如此的丰富和深邃,值得我们用所有的感官去欣赏和体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蛱蝶

    读音:jiá dié

    繁体字:蛺蝶

    英语:brush-footed butterflies

    意思:(蛱蝶,蛱蝶)
    亦作“蛱蜨”。
     蝴蝶。
      ▶晋·葛洪《抱朴子•官理》:“髫孺背

  • 不怕

    读音:bù pà

    繁体字:不怕

    英语:fearless

    意思:
     1.不畏惧;不害怕。
      ▶唐·元稹《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
      ▶《水浒传》第七四回:“邻近村坊

  • 几曾

    读音:jǐ zēng

    繁体字:幾曾

    英语:When

    意思:(几曾,几曾)
    何曾,那曾。
      ▶南唐·李煜《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宋·史达祖《临江仙》词

  • 莓苔

    读音:méi tái

    繁体字:莓苔

    意思:青苔。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苏舜钦《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李瀚《光孝寺访唐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