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阻雪》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意思:关山虽然胜利路难以忍受,才上征鞍又解下骖。

出自作者[清]吴伟业的《阻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是一首描绘边疆旅途艰辛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关山险阻、黄尘白雪等景象,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江南故乡的思念。 首句“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直接点明旅途的艰辛。诗人表达了对关山险阻的深深敬畏,同时也透露出对长途跋涉的疲惫和痛苦的感受。刚上征途,人们还未适应旅途的艰辛,就已经开始感到疲惫不堪。诗人通过“难堪”一词,表达了对这种痛苦的深刻感受。 接着,“十丈黄尘千尺雪”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这里的“十丈黄尘”指的是路上的尘土飞扬,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艰难。“千尺雪”则是指旅途中的风雪交加,形象地表达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和艰难环境。这两句诗将旅途中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可知俱不似江南”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江南的思念。江南的生活环境相对安逸,与边疆的艰苦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当前环境的无奈与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关山险阻、黄尘白雪等景象,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故乡江南的思念。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关键词解释

  • 关山

    读音:guān shān

    繁体字:關山

    英语:frontier passes and mountains

    意思:(关山,关山)

     1.关隘山岭。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

  • 难堪

    读音:nán kān

    繁体字:難堪

    英语:(adj) hard to endure

    意思:(难堪,难堪)

     1.不易忍受;承受不了。
      ▶宋·王安石《送黄吉父入京题清凉寺壁》诗

  • 上征

    读音:shàng zhēng

    繁体字:上徵

    意思:
     1.上升。
      ▶《楚辞•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陛揭孽,缘云上征。”
      ▶明·乌斯道《泽

  • 解骖

    读音:jiě cān

    繁体字:解驂

    意思:(解骖,解骖)
    解脱骖马赠人。谓以财物救人困急。语出《史记•管晏列传》:“越石父贤,在缧紲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