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杨妃菊》 亦是前身曾捧砚,品题因得入诗瓢。

亦是前身曾捧砚,品题因得入诗瓢。

意思:这也是前世曾捧着砚台,品评因而得以进入诗瓢。

出自作者[宋]林景熙的《杨妃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首句“昭阳旧恨逐风飘,岁晚山中霜露饶”,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岁月的无奈。“昭阳旧恨”可能指的是作者过去的遗憾或痛苦,就像“逐风飘”的“旧恨”,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能任其飘散。而“岁晚山中霜露饶”则描绘了岁末山中的景象,寒霜冷露,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 “彭泽归来空自老,中原舞破为谁娇”,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无奈和迷茫。“中原舞破为谁娇”可能象征着作者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但现在却只能像破了的舞裙一样,不知道为谁而娇。 接下来的两句“返魂碧海熏初炷,宿酒沈香晕不消”,描绘了室内景象,似乎象征着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返魂碧海”可能指的是作者对美好过去的回忆,而“初炷”则暗示着新的开始。“宿酒沈香晕不消”则描绘了作者宿醉未醒,沈香余韵犹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和对现在的迷茫。 最后两句“亦是前身曾捧砚,品题因得入诗瓢”,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捧砚”可能象征着作者对文学的追求,“入诗瓢”则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即人生如诗,需要品题和鉴赏。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通过对岁月的描绘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它告诉我们,人生如梦,岁月如梭,我们需要珍惜现在,把握未来,同时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昭阳旧恨逐风飘,岁晚山中霜露饶。
彭泽归来空自老,中原舞破为谁娇。
返魂碧海熏初炷,宿酒沈香晕不消。
亦是前身曾捧砚,品题因得入诗瓢。

关键词解释

  • 品题

    读音:pǐn tí

    繁体字:品題

    英语:appraise

    意思:(品题,品题)

     1.品评的话题、内容。
      ▶《后汉书•许劭传》:“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

  • 前身

    读音:qián shēn

    繁体字:前身

    英语:predecessor

    意思:
     1.佛教语。犹前生。
      ▶《晋书•羊祜传》:“祜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

  • 诗瓢

    读音:shī piáo

    繁体字:詩瓢

    意思:(诗瓢,诗瓢)
    指贮放诗稿的器具。
      ▶元·袁桷《送吴成季五绝》之四:“诗瓢淅沥风前树,雪在深村月在梅。”
      ▶明·陈与郊《义犬》第一齣:“且挂诗瓢学许由,北邻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