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虚白堂》 移床就日檐间卧,卧咏闲诗侧枕琴。

移床就日檐间卧,卧咏闲诗侧枕琴。

意思:移动床就日屋檐下睡觉,在吟咏闲诗侧枕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虚白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静闲适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安逸自在、无牵无挂的心境。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诗人将日常生活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好画卷。 首句“虚白堂前衙退后”描述了诗人退衙后的生活场景,虚白堂前显得空旷寂静。这里的“虚白”二字既表现了堂前的空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 第二句“更无一事到中心”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没有任何事情打扰他内心的安宁。这里的“无一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第三句“移床就日檐间卧”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他将床移到日光下,躺在檐间享受阳光的沐浴,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最后一句“卧咏闲诗侧枕琴”则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雅致生活。他躺在床上吟咏着闲适的诗歌,身边的琴成为了他的伴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品味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静闲适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自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更加深远,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虚白堂前衙退后,更无一事到中心。
移床就日檐间卧,卧咏闲诗侧枕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就日

    读音:jiù rì

    繁体字:就日

    意思:比喻对天子的崇仰或思慕。语出《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索隐:“如日之照临,人咸依就之,若葵藿倾心以向日也。”
     

  • 枕琴

    读音:zhěn qín

    繁体字:枕琴

    意思:枕着琴。形容生活清雅。
      ▶唐·白居易《闲卧有所思》诗之一:“向夕褰帘卧枕琴,微凉入户起开襟。”
      ▶唐·皮日休《奉和鲁望独夜有怀吴体见寄》:“隐几清吟谁敢敌,枕琴高卧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