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寓仙林寺待班戏题》 听书锺鱼半月声,浪傅移住竟何曾。

听书锺鱼半月声,浪傅移住竟何曾。

意思:同意书锺鱼半个音,浪傅移住竟然何曾。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寓仙林寺待班戏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听书锺鱼半月声,浪傅移住竟何曾。莫教少欠丛林债,更作今宵且过僧》是一首描绘僧人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听书锺鱼半月声”描绘了僧人寺庙中的生活场景,读书钟鱼的声音在寺庙中回荡,半月声在夜色中响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这句诗表达了僧人生活中读书修行的场景,以及寺庙中的宁静氛围。 “浪傅移住竟何曾”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移居寺庙生活的思考和疑问,询问他们是否真的在这里得到了安宁和满足。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对僧人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以及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探索。 “莫教少欠丛林债”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生活的期望,希望他们不要在寺庙生活中欠下太多的债务,不要过于依赖寺庙生活而失去了自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生活平衡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由。 最后一句“更作今宵且过僧”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尊重,希望他们能够度过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僧人生活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听书锺鱼半月声,浪傅移住竟何曾。
莫教少欠丛林债,更作今宵且过僧。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听书

    读音:tīng shū

    繁体字:聽書

    英语:listen to storytelling

    意思:(听书,听书)

     1.听人讲解经书。
      ▶唐·赵璘《因话录•角》:“彦范笑而倾饮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半月

    (1).半亏之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 临沅县 西,为 明月池 白壁湾 ,湾状半月。” 北周 王褒 《从军行》:“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唐太宗 《秋日即目》诗:“落野分星箭,弦虚半月弓。”
    (2).半个月。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 声浪

    读音:shēng làng

    繁体字:聲浪

    短语:鸣响 声响 动静 音响 响 籁 响声 声 涛 声音 音 响动

    英语:clamour

    意思:(声浪,声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