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仲夏细雨》 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

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

意思:润能添砚滴,仔细想乱炉熏。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仲夏细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绵绵的景象,通过芭蕉、竹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处,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首联“霢霂无人见,芭蕉报客闻。”描绘了秋雨的细微,无人察觉,但是芭蕉叶上的水滴声却传来了客人的到来。这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感。 颔联“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通过描绘雨水的润湿和砚滴的增加,以及炉烟的缭乱,进一步渲染了秋雨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独处和生活情态。 颈联“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通过竹树惊秋的景象和夜晚舒适的床铺,表现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感受和生活细节的关注,也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氛围和情感。 尾联“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希望能够与友人畅谈倾诉,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景象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渲染,展现了秋雨绵绵的景象和诗人的独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霢霂无人见,芭蕉报客闻。
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
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
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