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杳杳堂》 放身依曲几,忘虑若枯株。

放身依曲几,忘虑若枯株。

意思:放身依曲几乎,忘记考虑如果枯株。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杳杳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杳杳堂何者,余常此养愚》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状态的诗,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脱离世俗纷扰的愿望。 首句“杳杳堂何者,余常此养愚”中,“杳杳”形容深远不可知的样子,与“堂何者”结合,形成一种空旷、寂静的氛围。而“余常此养愚”则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愿望。这里的“愚”并非指无知或愚蠢,而是指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 “放身依曲几,忘虑若枯株”描绘了诗人放任身体倚靠在弯曲的小几旁,忘却世俗烦忧,如同枯木一样静心的状态。“庄老题书册”一句暗示了诗人对庄子老庄思想的研究和领悟,这正是他追求内心平静、脱离世俗纷扰的途径之一。 “乔松列画图”一句,将书中的乔松画图与现实中的松树相结合,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环境。 最后,“客来休见问,非尔识于于”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欢迎,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已经达到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超越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外人所能轻易理解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脱离世俗纷扰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超越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精神境界,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杳杳堂何者,余常此养愚。
放身依曲几,忘虑若枯株。
庄老题书册,乔松列画图。
客来休见问,非尔识于于。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放身

    读音:fàng shēn

    繁体字:放身

    意思:谓不受拘束。
      ▶宋·欧阳修《<一行传>序》:“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

    解释:<

  • 枯株

    读音:kū zhū

    繁体字:枯株

    意思:枯藁的根株。
      ▶汉·焦赣《易林•蒙之兑》:“霜冷蓬室,更为枯株。”
      ▶唐·韩愈《昼月》诗:“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宋·范成大《科桑》诗:“斧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