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武公望催梅三首》 枝头未报春来信,閒却西湖处士诗。

枝头未报春来信,閒却西湖处士诗。

意思:枝头没有报答春天来信,闲置了西湖隐士诗。

出自作者[宋]廖行之的《和武公望催梅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准拟花前玉斚飞,那知辜负隔年期》。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期待中的场景,但是最终未能如愿的遗憾。 首句“准拟花前玉斚飞”,诗人似乎已经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期待着在花前与心爱的人儿共饮,期待着美好时光的来临。这里的“准拟”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期待和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因为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那知辜负隔年期”一句,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失望和遗憾。原本期待已久的时刻,却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未能如愿,这无疑是一种深深的辜负。这里的“隔年期”可能指的是长久的等待,也可能暗示着某种无法预料的变故或错过。 “枝头未报春来信”,诗人在描绘未能如愿的场景之后,又转向了另一个意象——枝头的花蕾。它们尚未报春,意味着春天还未到来,但诗人却已经失去了等待的机会。这里的花蕾就像诗人心中的期待一样,静静地待在枝头,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但最终却未能如愿。 “闲却西湖处士诗”,最后一句诗人巧妙地借用了西湖处士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无奈。西湖处士常常用来指代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被赏识的人。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说自己的才华被辜负,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期待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失望。诗中的意象和典故都充满了情感和寓意,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准拟花前玉斚飞,那知辜负隔年期。
枝头未报春来信,閒却西湖处士诗。

关键词解释

  • 处士

    读音:chǔ shì

    繁体字:處士

    英语:recluse

    意思:(处士,处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

  • 西湖

    读音:xī hú

    繁体字:西湖

    英语: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意思:湖名。我国以“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
      (1)在浙江·杭州城西。
      ▶

  • 报春

    读音:bào chūn

    繁体字:報春

    意思:(报春,报春)
    报告春天的到来。
      ▶唐·杜甫《百舌》诗:“百舌来何处?重重祗报春。”
      ▶宋·陈师道《谢王立之送花》诗:“城南居士风流在,时送名花与报春。”

  • 枝头

    读音:zhī tóu

    繁体字:枝頭

    英语:end of the branch

    意思:(枝头,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