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被兵人都击破,却云禽鸟不鸣嘶。
意思:已经被士兵都击败,拒绝说鸟不叫着。
出自作者[宋]马之纯的《潜鹤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针对一种当时流行的民间乐器——木鱼所写的,对它的制作材料、声音来源、历史渊源以及是否真实存在等进行了质疑和批判。
首两句“板木为腔冒以皮,其中宁有鹤来栖”,直接点明木鱼的制作材料——由木板和木头为腔体,再裹上皮革,这样的制作方式不禁让人质疑其中是否真的会有鹤来栖息。这里的“板木为腔”形象地描绘了木鱼的构造,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其实际功能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如何音响闻西洛,未必源流自会稽”,指出这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似乎来自西洛,但它的源头是否真的来自会稽却值得怀疑。这里通过质疑木鱼的来源,进一步揭示了其真实性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的两句“既被兵人都击破,却云禽鸟不鸣嘶”则描述了当用兵器击打木鱼时,它确实会被打破,但这并不意味着鸟儿不会鸣叫也不会嘶叫,这里是对木鱼声音的进一步质疑。
最后两句“分明伪妄无人辨,可笑诸人识见迷”则是对整个现象的总结,明确指出这种木鱼是明显的虚妄和伪造,但人们却对此深信不疑,显得十分可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层层深入的质疑和批判,揭示了木鱼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存在问题,同时也讽刺了人们对这种伪造物品的盲目信任,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