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小阁枕清流》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意思:物是人非空断肠,梦见进入芳洲路。

出自作者[宋]蔡伸的《卜算子·小阁枕清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清晨,一个女子在小阁楼中,面对清流,听着莲塘雨声,感受着清凉的微风和幽香。 首句“小阁枕清流”描绘了阁楼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小阁坐落在清澈的溪流旁边,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 “一霎莲塘雨”描绘了突然下起的雨,雨后的莲塘更显清新,也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性。 “风递幽香入槛来,枕簟全无暑”这两句描绘了微风吹过,带来清新的香气,使得枕席之间完全没有暑气,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凉。 “遐想似花人,阅岁音尘阻”这两句表达了女子的遐想和感慨。她想象着那些像花儿一样美丽的人,但岁月的流逝和阻隔使得她无法与他们再相见。 “物是人非空断肠”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内心的痛苦。时间流逝,一切都改变了,只剩下空虚和痛苦。 “梦入芳洲路”描绘了女子在梦中回到了芳香的溪流边,追寻过去的记忆。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夏日清晨,通过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遐想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和变化的无奈和痛苦。整首诗的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阁枕清流,一霎莲塘雨。
风递幽香入槛来,枕簟全无暑。
遐想似花人,阅岁音尘阻。
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
作者介绍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关键词解释

  • 芳洲

    读音:fāng zhōu

    繁体字:芳洲

    意思:芳草丛生的小洲。
      ▶《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王逸注:“芳洲,香草藂生水中之处。”
      ▶唐·郑愔《采莲曲》:“不觉芳洲暮,

  • 断肠

    读音:duàn cháng

    繁体字:斷腸

    短语:悲愤 悲切 悲恸 肝肠寸断 哀痛 悲壮 沉痛 痛 悲痛 痛定思痛

    英语:heartbroken

    意思:(断肠,断

  • 物是人非

    引用解释

    景物依然,人事已非。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宋 李清照 《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元 张可久 《朱履曲·湖上有感》曲:“玉雪亭前老树,翠烟桥外平芜,物是人非漫嗟吁。”《平山冷燕》第十八回:“只怕再来时物是人非, 云英 已赴 裴航 之梦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