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平乐·深红半面》 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

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

意思:笑杀牡丹正午,散乱不堪看承。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清平乐·深红半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深红半面》是一首优美的词,它以深红的颜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女子半面含羞的美丽形象。这首词的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值得品味的作品。 首先,从色彩上来看,深红的颜色给人一种热烈、浓烈的感觉,而女子半面含羞的美丽形象则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这种色彩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深红的颜色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热情和情感丰富,与她含羞的形象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 其次,从构图上来看,这首词采用了典型的“留白”手法,通过描绘女子半面含羞的形象,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也更加符合诗词的艺术特点。同时,词中的“草树池塘”等自然元素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自然、和谐。 再次,从情感上来看,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和孤独感。女子半面含羞的形象,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独倚阑干几遍”则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更谁绛袖朱唇”一句也表达了她内心的寂寞和无助,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内心世界。 最后,“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一句则表达了女子对牡丹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牡丹花在正午阳光下绽放,美丽动人,而女子却因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无法欣赏它的美丽。这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深红的颜色、女子含羞的形象、自然元素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展现了一个女子内心世界的美丽和矛盾。同时,这首词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词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深红半面。
一似墙头见。
草树池塘青一片。
独倚阑干几遍。
更谁绛袖朱唇。
火云相对英英。
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正午

    读音:zhèng wǔ

    繁体字:正午

    英语:noon

    意思:指中午十二点钟左右。
      ▶唐·李廓《夏日途中》诗:“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一:“猫眼早暮则睛

  • 牡丹

    读音:mǔ dān

    繁体字:牡丹

    短语:牡丹花 国色天香

    英语:peony

    意思:着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

  • 离披

    读音:lí pī

    繁体字:離披

    意思:(离披,离披)
    亦作“离翍”。
     
     1.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
      ▶《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 不任

    读音:bù rèn

    繁体字:不任

    意思:
     1.不能忍受;不能胜任。
      ▶《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寿》:“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捨。’”唐·韩愈《复志赋》:“既识

  • 看承

    读音:kàn chéng

    繁体字:看承

    英语:look after; attend to

    意思:
     1.看待;对待。
      ▶宋·黄庭坚《归田乐引》词:“看承幸厮勾,又是尊前眉峰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