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

意思:几度寄书白盐北,痛苦给我青羔羊。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裴施州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作者以高屋建瓴之势,对友人进行了极高的评价。“廊庙之具”是对裴施州才能和地位的极高赞誉,意味着他是一个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宿昔一逢无此流”则表达了作者对裴施州才情的罕见和难得的感叹。 颔联“金钟大镛在东序,
冰壶玉衡悬清秋”,作者以钟磬乐器和玉衡星象为喻,赞扬裴施州的品德和才学。“金钟大镛在东序”是以钟磬乐器喻指裴施州的学问和才艺,而“冰壶玉衡悬清秋”则是以玉衡星象象征裴施州的高尚品德和节操。 颈联“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作者表达了自己与裴施州相遇后的感慨和感激。“感多病”表达了作者因与裴施州相遇而深感疾病缠身,“宽边愁”则表达了因与裴施州相遇而使自己宽解了边疆的忧愁。 尾联“再拜故人谢佳政,将老已失子孙忧”,作者再次向裴施州表示感谢,并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将老已失子孙忧”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整首诗以赞美友人为主题,语言优美,比喻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
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
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苦寒

    读音:kǔ hán

    繁体字:苦寒

    英语:bitter cold

    意思:
     1.严寒。
      ▶唐·杜甫《捣衣》诗:“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八:“界外

  • 几度

    读音:拼音:jǐ dù 五笔:mtya

    几度的解释

    词语分解

    • 几的解释 几 (②③幾) ī 小或矮的桌子:茶几儿。 将近,差一点:几乎。几至。 苗头:知几其神乎。 几 (幾) ǐ 询问数量多少(估计不太大)的疑问词:
  • 寄书

    读音:jì shū

    繁体字:寄書

    意思:(寄书,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庾信《竹杖赋》:“亲友离绝,妻孥流转;玉关寄书,章臺留钏。”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 白盐

    读音:bái yán

    繁体字:白鹽

    意思:(白盐,白盐)

     1.即食盐。
      ▶《南史•周颙传》:“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
     
     2.山名。在四

  • 羔裘

    读音:gāo qiú

    繁体字:羔裘

    意思:用紫羔制的皮衣。古时为诸侯、卿、大夫的朝服。
      ▶《诗•郑风•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论语•乡党》:“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