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诃林长老明静照》 师言是悉有漏因,我今已入无色界。

师言是悉有漏因,我今已入无色界。

意思:老师说这都有漏通过,我们现在已经进入无色界。

出自作者[明]孙蕡的《寄诃林长老明静照》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庞眉老僧无住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这位禅师的敬仰之情。 首段描绘了无住老僧的日常生活,他并不关心山林与城郭,而是谈禅时跏趺坐,天花如雨落,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二段则进一步描绘了无住老僧的内心世界,他心知一境万缘空,静如海月,表现出一种深邃的禅意。 第三段描述了无住老僧的修行,他振锡如虎,钵含秋水,表现出一种威严而清净的气质。同时,他种下了苍松,松子已成蛟龙鳞,定中一念犹未起,表现出一种深远的禅定境界。 第四段描述了无住老僧的生活环境,白石垂萝净窈冥,山鬼或倚寒岩听,表现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环境。 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对无住老僧的敬仰之情,他感叹自己因世缘所限,未能深入道缘,只有他和无住老僧是最相知的。 整首诗通过对无住老僧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深深敬仰和对无住老僧的敬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己未能深入禅境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庞眉老僧无住着,不问山林与城郭。
谈禅到处即跏趺,白昼天花如雨落。
心知一境万缘空,静与晴霄海月同。
锡振春山常伏虎,钵含秋水自藏龙。
问师今年僧腊几,手种苍松旧松子。
松身已作蛟龙鳞,定中一念犹未起。
白石垂萝净窈冥,炉香一炷两函经。
涧猿时擎野果供,山鬼或倚寒岩听。
荷为袈裟荔为带,世人见者皆再拜。
师言是悉有漏因,我今已入无色界。
十年奔走乱如丝,对榻空论不遂期。
每叹道缘于世浅,惟师与我最相知。

关键词解释

  • 无色

    读音:wú sè

    繁体字:無色

    意思:(无色,无色)

     1.没有颜色。
      ▶《淮南子•原道训》:“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 师言

    读音:shī yán

    繁体字:師言

    意思:(师言,师言)

     1.可以师法之言。
      ▶《书•毕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罔不祗师言。”
      ▶孔传:“下人无不敬仰师法。”

  • 有漏

    读音:yǒu lòu

    繁体字:有漏

    意思:佛教语。指世间一切有烦恼的事物。漏,或译为烦恼。
      ▶《百喻经•毗舍阇鬼喻》:“诸魔外道诤箧者,喻于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蓝摩国》:“今兹

  • 色界

    读音:sè jiè

    繁体字:色界

    英语:material world

    意思:佛教语。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无色界之下。有精美的物质而无男女贪欲。
      ▶唐·王缙《东京大敬爱寺大证禅师碑》:“开心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