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上曲二首》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意思: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和对于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描绘了边疆将士频繁收到降书的场景,他们用剑纵横万里,保卫着国家的安宁。这句诗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表达了诗人对于汉高祖轻信娄敬策,将公主嫁给单于,导致边疆不稳的遗憾。这句诗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对于边疆安全的关注。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描绘了汉家军队在阴山地区布满了旗帜,展现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全的信心。 最后两句“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表达了诗人对于报效国家的热切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够以身报国,不需要回到玉门关。这句诗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于国家的忠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和对于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汉家

    解释

    汉家 Hànjiā

    [Han Dynasty (206B.C—200A.C)]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 阴山

    读音:yīn shān

    繁体字:陰山

    英语:Yin

    意思:(阴山,阴山)

     1.山脉名。即今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南境、东北接连内兴安岭的阴山山脉。山间缺口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
      

  • 旌帜

    读音:jīng zhì

    繁体字:旌幟

    意思:(旌帜,旌帜)
    旗帜。
      ▶《后汉书•刘盆子传》:“宝从后悉拔赤眉旌帜,更立己幡旗。”
      ▶《新唐书•令狐绹传》:“时浙西·杜审权使票将翟行约率千兵与湘会,未至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