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上心方喜亲耆德,物论犹期秉国钧。

上心方喜亲耆德,物论犹期秉国钧。

意思:皇上的心正在高兴亲耆德,舆论仍然一秉国钧。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曾经在朝廷和藩镇两朝为臣,如今告老还乡的白发老人的赞美与感慨。 首句“四镇名藩忽十春,归来白首两朝臣”,短短两句,就概括了这位老人大半生的经历。他曾在多处藩镇任职,一晃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两朝为臣,看破了红尘,归隐还乡。 “上心方喜亲耆德,物论犹期秉国钧”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一方面,朝廷对耆德之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对人才的重视;另一方面,尽管社会对他的评价很高,希望他继续为国家出力,但他本人却并不以此自矜,更不以此自骄,而是保持谦逊的态度。 “退食图书盈一室,开樽谈笑列嘉宾”两句,描绘了这位老人的生活状态。他安于清贫,但内心充实。他喜欢读书、品茗、交友、聊天,享受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最后“昔人风采今人少,恸哭何由赎以身”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对这位老人的敬仰之情。他感叹这位老人的风采已经难以再现,表达了对这位老人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告老还乡的白发老人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老人高尚品质的敬仰和对这位老人一生的回顾。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镇名藩忽十春,归来白首两朝臣。
上心方喜亲耆德,物论犹期秉国钧。
退食图书盈一室,开樽谈笑列嘉宾。
昔人风采今人少,恸哭何由赎以身。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国钧

    读音:guó jūn

    繁体字:國鈞

    意思:(国钧,国钧)
    犹国柄。
      ▶晋·王羲之《遗殷浩书》:“任国钧者引咎责躬,深自贬降,以谢百姓。”
      ▶唐·白居易《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寄三相公》诗:“为问三丞相,如

  • 上心

    读音:shàng xīn

    繁体字:上心

    英语:topocentre

    意思:I
    君心。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时冀州有疑狱,章帝见问统。
       ▶统处当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