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与诸君马头山登高》 晴原霜後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

晴原霜後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

意思:晴原霜后如果石榴红,佳节登临兴不穷。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秋日与诸君马头山登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美好的景色和欢乐的节日气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豪迈和洒脱。 首句“晴原霜后若榴红”,描绘了晴朗的原野在霜后呈现出的石榴花红艳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为整首诗定下了欢快的基调。 “佳节登临兴未穷”表明这是一个美好的节日,诗人兴致勃勃地登高远眺。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豪迈和洒脱。 “日泛花光摇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阳光下欣赏花光摇曳,山色倒映在酒杯中的美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金壶恣洒毫端墨,玉麈交挥席上风”两句描绘了诗人豪迈挥毫、挥麈谈笑的风采,表现出诗人的才华和气度。 最后两句“唯有渊明偏好饮,篮舆酩酊一衰翁”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爱酒的羡慕,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晚年饮酒的洒脱和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好的景色和欢乐的节日气氛,展现了诗人的豪迈和洒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晴原霜後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
日泛花光摇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
金壶恣洒毫端墨,玉麈交挥席上风。
惟有渊明偏好饮,篮舆酩酊一衰翁。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 佳节

    读音:jiā jié

    繁体字:佳節

    英语:festival

    意思:(佳节,佳节)
    美好的节日。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 若榴

    读音:ruò liú

    繁体字:若榴

    意思:亦作“若留”。
     即石榴。
      ▶汉·张衡《南都赋》:“梬枣若留,穰橙邓橘。”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灵囿繁若榴,茂林列芳梨。”
      ▶《新唐书•西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