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 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意思:楚宫腊送往荆门水,白帝城说偷碧海春季。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中丞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描绘了中丞频繁地询问风俗习惯,以及他的弟弟送来新的书信。这两句诗展现了中丞的关心和亲切,也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 颔联“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描述了中丞的职务变动,从五州的防御使到与八座大臣共同处理国事。这一联表达了对中丞的敬意和赞扬,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能力和地位。 颈联“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描绘了楚地的风光和季节变化,表达了对中丞的祝福和期望。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尾联“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表达了中丞愿意与友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这一联也展现了中丞的豁达和乐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丞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也展现了中丞的豁达、乐观、关心和追求,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
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白帝

    读音:bái dì

    繁体字:白帝

    意思:
     1.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
      ▶《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

  • 荆门

    读音:jīng mén

    繁体字:荊門

    英语:Jingmen

    意思:(荆门,荆门)

     1.柴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韩康伯?’

  • 楚宫

    读音:chǔ gōng

    繁体字:楚宮

    意思:(楚宫,楚宫)

     1.古宫殿名。
      ▶春秋·卫文公在楚丘(今河南·滑县)营建。
      ▶《诗•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朱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