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洞仙歌·带湖佳处》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

意思:看桃花流水,分别是春季风,笙歌里,谁信向你曾老。

出自作者[宋]杨炎正的《洞仙歌·带湖佳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豪放而富有哲理的词,词人通过描绘带湖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愤慨。 首先,词人描绘了带湖的美景:“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曾对金樽伴芳草。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这里的“带湖”指的是词人居住的地方,词人用“仿佛真蓬岛”来形容它,表达出对它的喜爱之情。词人用“金樽”、“芳草”、“桃花流水”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同时也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接着,词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这里的“功名”指的是世俗的功名利禄,词人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虚无的,不值得追求。而“神仙”则是指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词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幸福。这里的“经国手”指的是有治国之才的人,而“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则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最后,词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归宿:“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这里的“凌烟”指的是功成名就、名垂青史的人,词人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而“扁舟”则是指词人想要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的生活。这里的“闻早”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词豪放而富有哲理,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词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意象和比喻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带湖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
曾对金樽伴芳草。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曾老。
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
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
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关键词解释

  • 东君

    读音:dōng jūn

    繁体字:東君

    英语:the Chinese Apollo

    意思:(东君,东君)

     1.太阳神名。亦指太阳。
      ▶《史记•封禅书》:“晋巫,祠五帝、东君…

  • 笙歌

    读音:shēng gē

    繁体字:笙歌

    英语:playing and singing

    意思:
     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

  • 别是

    读音:bié shì

    繁体字:別是

    意思:(别是,别是)

     1.另是。
      ▶南唐·李煜《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银匠是小

  • 风笙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笙

    意思:(风笙,风笙)
    风中的笙声。
      ▶南朝·梁简文帝《大爱敬寺剎下铭》序:“仙衣梵带,去鴈塔而来游;天香风笙,辞鹤城而下集。”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