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除夜寄微之》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意思:家山、泉石寻常回忆,世路风波仔细熟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除夜寄微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时光流逝中渐渐老去,事业无成,感慨颇多的心境。首联“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写出了诗人对岁月无声无息流逝的感叹,鬓毛渐渐变白,而一事无成,感到百般无奈。 颔联“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诗人用“共惜”和“同嗟”表达了他与人们共同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感叹自己在大年夜孤独地在江南。 颈联“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诗人回忆家乡的山水,显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深刻认识到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尾联“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诗人用“老校于君合先退”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应该退隐的想法。而“明年半百又加三”则是对自己年龄增长,渐入老境的感叹。 整首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事业无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和旧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风风雨雨的深刻认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泉石

    读音:quán shí

    繁体字:泉石

    意思:指山水。
      ▶《梁书•徐摛传》:“﹝朱异﹞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高祖谓摛欲之,乃召摛曰:‘新安大好山水,任昉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宋·

  • 家山

    读音:jiā shān

    繁体字:家山

    意思:谓故乡。
      ▶唐·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梅尧臣《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越溪阴,家山镜湖畔。”
      ▶

  • 子细

    引用解释

    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

  • 寻常

    读音:xún cháng

    繁体字:尋常

    短语:平淡无奇 凡 平平

    英语:ordinary

    意思:(寻常,寻常)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

  • 路风

    读音:lù fēng

    繁体字:路風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