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恐俗尘除未尽,每思雪夜宿东林。
意思:还怕俗尘除不尽,每想到雪晚上宿东林。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暑中自遣》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名山处处得幽寻,破砚时时出苦吟》是一首对自然和文化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和对古诗词的热爱。
首联“名山处处得幽寻,破砚时时出苦吟”,诗人通过描绘名山幽静的景色和破旧的砚台,表达了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破旧的砚台常常用来象征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追求,而名山则象征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
颔联“上药和平无近效,古诗简淡有遗音”,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医药文化和诗歌艺术的敬仰之情。上药和平无近效,指的是古代的医药知识虽然博大精深,但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古诗简淡有遗音,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歌艺术的敬仰之情,认为古代诗歌虽然简单质朴,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颈联“苏门隐去闻孤啸,栗里归来弄素琴”,诗人通过描绘苏门隐士的孤啸和陶渊明的素琴,表达了对隐士文化的敬仰之情。苏门隐士和陶渊明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隐士代表,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都深深地影响了诗人。
尾联“尚恐俗尘除未尽,每思雪夜宿东林”,诗人表达了对摆脱世俗纷扰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文化的向往之情。诗人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摆脱世俗的纷扰,因此常常在雪夜宿在东林中,享受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文化的赞美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摆脱世俗纷扰的渴望和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