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湖观梅三首》 华屋芳筵犹恶俗,竹篱茅舍只安贫。

华屋芳筵犹恶俗,竹篱茅舍只安贫。

意思:华屋芳席还是坏的习俗,竹篱茅屋只有安于贫困。

出自作者[宋]章谦亨的《西湖观梅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以赞美腊梅为主题的诗,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精神风貌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品格的复杂性。 首联“腊寒彻骨越精神,吐尽清香不待春。”描绘了腊梅在严寒中傲然挺立,精神奕奕,清香四溢的景象。这不仅展示了腊梅的坚韧与顽强,也暗喻了诗人对于气节、风骨的追求。 颔联“华屋芳筵犹恶俗,竹篱茅舍只安贫。”在这里,诗人对比了华屋与竹篱茅舍,芳筵与安贫,揭示了世俗的浮华与淳朴的清廉。这表现了诗人对于朴素、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繁华的淡漠。 颈联“湖烟笼处难藏艳,窗月飞来为写真。”诗人以湖烟、窗月为背景,进一步描绘了腊梅的美丽与真实。即使在湖烟笼罩、窗月映照下,腊梅的艳丽也无法掩藏,其真实的姿态得以展现。 尾联“自得孤山题品后,至今偏解恼诗人。”在这里,诗人以孤山题品为引子,表达了腊梅自古以来就备受诗人赞赏和咏叹。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历史传承的尊重与继承。 整首诗以腊梅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顽强、清廉、艳丽等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人性品格的多样性。诗人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腊寒彻骨越精神,吐尽清香不待春。
华屋芳筵犹恶俗,竹篱茅舍只安贫。
湖烟笼处难藏艳,窗月飞来为写真。
自得孤山题品后,至今偏解恼诗人。

关键词解释

  • 华屋

    读音:huá wū

    繁体字:華屋

    详细释义:华美的房屋。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优孟传:『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宋?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 竹篱

    读音:zhú lí

    繁体字:竹籬

    英语:bamboo fence

    意思:(竹篱,竹篱)
    用竹编的篱笆。
      ▶《南史•王俭传》:“宋世,宫门外六门城设竹篱。”
      ▶南唐·李中《寄

  • 茅舍

    读音:máo shè

    繁体字:茅捨

    短语:庵 草房

    英语:hut

    意思:亦作“茆舍”。
     
     1.茅屋。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宓称疾,卧在

  • 安贫

    读音:ān pín

    繁体字:安貧

    意思:(安贫,安贫)
    自甘于贫穷。
      ▶《后汉书•蔡邕传》:“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唐·许浑《送王总下第归丹阳》诗:“青芜定没安贫处,黄叶应催献赋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