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通禅师真赞》 见即弹指,蹉过万千。

见即弹指,蹉过万千。

意思:看见就弹手指,不超过一万一千。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大通禅师真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禅意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无尽的智慧。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禅修的境界和体验,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禅宗的精神。 首先,诗的开头,“前波法涌,后波大通。大通法涌,彻底澄空。” 这里的“波”可以理解为动态的、变化的、流动的事物,而“涌”和“通”则表达了变化和流动的特性。这可以理解为对无常、变化和流动的宇宙本质的理解和接纳。而“彻底澄空”则表达了空灵、无执的境界,这是禅修的最终目标。 “圆照愿海,千沤一实。” 这句话描绘了智慧的海洋,源源不断,充满无尽的可能性和实际性。这表达了对真理的深深渴望和追求,以及对智慧的深深敬仰。 “圆通法流,滔天沃日。” 这句话描绘了法流的完美和广大,如同洪水一般滔滔不绝,能够滋润万物,如同太阳一般照亮世界。这表达了对禅修的深度体验和理解,以及对世界的深深影响。 “三世一念,十方见前。” 这句话表达了对时间的理解,认为过去、现在、未来都在此刻存在,十方世界都在眼前。这是对禅修中时间和空间的超越和理解。 “铜崖铁壁,不可攀缘。” 这句话表达了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认为自我和世界都是坚硬的,无法被攀缘或抓住。这是对禅修中自我和世界的理解的深化。 “见即弹指,蹉过万千。” 这句话表达了对真理的接近和理解,认为一旦理解了真理,就像弹指一般短暂,但错过了就可能错过万千世界。这是对禅修中真理的珍贵和追求的强调。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禅修的深度理解和体验,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禅宗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理的深深敬仰和追求。它鼓励人们去深入理解自我和世界,去追求真理,去超越时间和空间,去体验禅修的深度和广度。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反复品味和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波法涌,後波大通。
大通法涌,彻底澄空。
圆照愿海,千沤一实。
圆通法流,滔天沃日。
三世一念,十方见前。
铜崖铁壁,不可攀缘。
见即弹指,蹉过万千。
大则偏圆异位,通则真假同源。
观者著眼,是传非传。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弹指

    读音:tán zhǐ

    繁体字:彈指

    英语:fillip

    意思:(弹指,弹指)

     1.捻弹手指作声。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
      ▶唐·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饭食讫而敷坐,沐浴毕而

  • 万千

    读音:wàn qiān

    繁体字:萬千

    短语:缛 五光十色 丰富多彩 应有尽有 层出不穷 纷

    英语:myriad

    意思:(万千,万千)

     1.形容数量很

  • 蹉过

    读音:cuō guò

    繁体字:蹉過

    意思:(蹉过,蹉过)
    错失;错过。
      ▶《朱子语类》卷一一五:“操,则便在这里;若着力去求,便蹉过了。”
      ▶明·李贽《罗近谿先生告文》:“罗先生今兹来,慎勿更蹉过!恐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