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陪冯使君游六首·迎仙阁》 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

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

意思:火说不入长松经,露茶何须白玉杯。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陪冯使君游六首·迎仙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种宁静、清新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涧香霞影绕楼台,卷箔凭阑耳目开。”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中人的居所周围的环境,清新的山涧香气和霞光洒满的影子萦绕在楼台之上。这不仅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如画的场景,也暗示了诗中人生活的闲适和愉悦。 “况从旌旗近鸾凤,”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更为雄壮的场景,诗人可能是在描述他所在的军队,旌旗招展,如同鸾凤般接近。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中人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豪情壮志。 “可怜谈笑出尘埃。”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人们在这里可以无忧无虑地谈笑风生,仿佛从尘埃中解脱出来。 “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清凉的环境,火红的太阳无法侵入到长松夹道的路径上,而露天茶树也不需要珍贵的白玉杯来品尝。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新和自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 “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自信和期待,他相信仙人们会到来,而他自己也像谢公一样有资格迎接他们。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生活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美丽、清新、超脱尘世的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涧香霞影绕楼台,卷箔凭阑耳目开。
况从旌旗近鸾凤,可怜谈笑出尘埃。
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
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火云

    读音:huǒ yún

    繁体字:火雲

    意思:(火云,火云)
    红云。多指炎夏。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蕤宾五月》:“冻雨洗梅树之中,火云烧桂林之上。”
      ▶唐·杜甫《贻华阳柳少府》诗:“火云洗月露

  • 白玉

    读音:bái yù

    繁体字:白玉

    意思: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
      ▶《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晋书•

  • 长松

    读音:cháng sōng

    繁体字:長鬆

    意思:(长松,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鬚髮。
      ▶宋·苏轼《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

  • 径露

    读音:jìng lù

    繁体字:徑露

    意思:(径露,径露)
    直露,不含蓄。
      ▶清·王士禛《师友诗传续录》:“唐诗主情,故多薀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此其所以不及,非关厚薄。”

    解释:

  • 玉杯

    读音:yù bēi

    繁体字:玉杯

    意思:(参见玉盃)
    亦作“玉桮”。亦作“玉盃”。
     
     1.玉制的杯或杯的美称。
      ▶《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
      ▶《史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