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芍药诗》 更爱枝头弄金缕,异时相对掌丝纶。

更爱枝头弄金缕,异时相对掌丝纶。

意思:更爱枝头弄金丝,异时相对掌丝纶。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芍药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君着意占残春,得得迟开亦有因》是一首对花的赞美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期待。 首联“东君着意占残春,得得迟开亦有因”中,“东君”是中国神话中的春神,这里代指春天。这句诗表达了春天用它的力量让晚开的花也有它的原因和道理,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颔联“曾与掖垣留故事,又来淮海伴词臣”中,“掖垣”指的是朝廷,“故事”指的是历史,这句诗表达了花曾经在朝廷留下了历史故事,现在又在淮海陪伴着文人雅士。 颈联“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中,生动地描绘了花的红艳色彩和芬芳香气,通过“日烧”和“风递”两个词语,表达了花的美丽和香气是如此的引人注目和令人陶醉。 尾联“更爱枝头弄金缕,异时相对掌丝纶”中,“金缕”指的是花的花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他喜欢欣赏花在枝头摇曳生姿的样子,也喜欢想象花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朝廷效力。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和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君着意占残春,得得迟开亦有因。
曾与掖垣留故事,又来淮海伴词臣。
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
更爱枝头弄金缕,异时相对掌丝纶。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枝头

    读音:zhī tóu

    繁体字:枝頭

    英语:end of the branch

    意思:(枝头,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 相对

    读音:xiāng duì

    繁体字:相對

    短语:针锋相对

    英语:relatively

    意思:(相对,相对)

     1.面对面;相向。
      ▶《仪礼•士昏礼》:

  • 时相

    引用解释

    当朝宰相。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上顾问:‘此人合众论否?’时相对曰:‘ 易 ( 李易 )乃 扬州 州学学正,必合众论。’”《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后来 东坡 为吟诗触犯了时相,连遭謫贬。”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书成上之,忤时相意,詔下府狱。”

    读音:shí

  • 对掌

    读音:duì zhǎng

    繁体字:對掌

    意思:(对掌,对掌)
    共同掌管。
      ▶《南史•孔珪传》:“﹝珪﹞与江淹对掌辞笔。”
      ▶金·刘着《次韵王子慎玉田道中》:“丝纶对掌惊三隽,樽酒更酬失四愁。”

  • 丝纶

    读音:sī lún

    繁体字:絲綸

    意思:(丝纶,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