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猿声黄叶寺,牛背夕阳山。

猿声黄叶寺,牛背夕阳山。

意思:这声音黄叶寺,牛背上夕阳山。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欲往竟无适,意行仍独还》展现出诗人独自漫步、随性而行的洒脱和自在。诗中描绘了黄叶寺的猿声、夕阳山的牛背,以及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洒脱的态度。 首句“欲往竟无适,意行仍独还”,表达了诗人的行踪和心境。他想去某个地方,但最终并没有去,这可能暗示着某种犹豫或困扰。然而,他仍然按照自己的心意前行,表现出一种随性和自由的性格。 “猿声黄叶寺,牛背夕阳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黄叶寺的猿声和夕阳山的牛背,都带有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然。 “书弃将成业,身投未老闲”表达了诗人的抱负和期待。他打算完成自己的学业,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然而,他选择在未老之时过着闲适的生活,这又体现出他的随性和洒脱。 最后,“相逢莫嘲诮,才与不才间”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提醒他人与他相逢时不要嘲笑或讥讽他,而是应该理解和尊重他的选择。这表现出他的宽容和善良,也体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行踪、所见所闻、抱负和态度,展现出一种自由、洒脱、宽容和深刻的人生态度。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往竟无适,意行仍独还。
猿声黄叶寺,牛背夕阳山。
书弃将成业,身投未老闲。
相逢莫嘲诮,才与不才间。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黄叶

    读音:huáng yè

    繁体字:黃葉

    意思:(黄叶,黄叶)

     1.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南朝·梁·丘迟《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阶前网绿苔。”
      ▶唐·李白《秋思》诗:“燕支黄叶落,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 阳山

    读音:yáng shān

    繁体字:陽山

    意思:(阳山,阳山)

     1.山名。
      ▶秦·汉时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狼山。
      ▶《史记•蒙恬列传》:“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