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刘六淮潮》 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意思:汐潮如有信,当时向旧痕产生。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刘六淮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潮汐涨落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情感和思考。 首句“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诗人以“汐潮”为喻,表达了潮汐涨落的规律性,就像一个守信的人,按时而来,又按时而去。同时,“时向旧痕生”也暗示了潮汐的涨落与沙滩上旧痕的消失和新生有关,这可能指的是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留下的痕迹。这句诗描绘了潮汐的规律性和变化性,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始觉回波定,还看曲渚平”,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潮水退去后的景象,回波定定,曲渚水平,这是对平静、安宁的景象的描绘。同时,“始觉”和“还看”这两个词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惊讶和喜悦之情,他被这种平静、安宁的景象所吸引,想要更深入地欣赏它。 “舞鸥随上下,寒日共浮倾”,这里诗人描绘了潮水退去后鸥鸟舞动的场景,以及太阳的寒意和浮倾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最后,“後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潮水退去后的夜晚无法入睡,听着浦边的声音,这可能是潮水退去后水鸟的叫声或者其他的声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潮汐涨落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情感和思考。它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给人一种深刻而美妙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始觉回波定,还看曲渚平。
舞鸥随下上,寒日共浮倾。
後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汐潮

    引用解释

    海洋水面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唐 许棠 《寄睦州陆郎中》诗:“汐潮通 越 分,部伍杂 闽 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六淮潮》:“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自今江之壖,海之陬, 太湖 之滨,汐潮之所鼓,茭葑之所烂,鳧雁之所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