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无题三首》 湘水东流何日竭,烟篁千古见啼痕。

湘水东流何日竭,烟篁千古见啼痕。

意思:湘江水往东流经哪一天枯竭,烟竹千古见啼痕。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无题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它以合欢树下的忘我、梦蝶的追梦、倾城的笑颜、亡国的哀伤等意象,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首联“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诗人以合欢树下的忘我为引子,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而“梦蝶翩翩逐怨魂”则描绘了追梦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颔联“祇待倾城终未笑,不曾亡国自无言”,诗人以倾城笑颜和亡国哀伤为对比,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倾城笑颜固然美丽,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拥有;而亡国哀伤则更显深沉,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颈联“风翩林叶迷归燕,露袅池荷触戏鸳”,诗人以风中飞舞的树叶、池边嬉戏的水鸳鸯为意象,表达了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这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敬畏,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和敬仰。 尾联“湘水东流何日竭,烟篁千古见啼痕”,诗人以湘水东流和烟篁千古为象征,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悲欢离合的感慨。湘水东流不息,象征着生命的不息;烟篁千古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告诉我们,人生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珍爱生命和自然,尊重历史和人性。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合欢蠲忿亦休论,梦蝶翩翩逐怨魂。
祇待倾城终未笑,不曾亡国自无言。
风翩林叶迷归燕,露袅池荷触戏鸳。
湘水东流何日竭,烟篁千古见啼痕。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湘水

    读音:xiāng shuǐ

    繁体字:湘水

    意思:即湘江。
      ▶汉·东方朔《七谏•哀命》:“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杜甫《建都十二韵》:“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鲁迅《湘灵歌》:“

  • 东流

    读音:dōng liú

    繁体字:東流

    意思:(东流,东流)

     1.流向东方。
      ▶《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啼痕

    读音:tí hén

    繁体字:啼痕

    意思:泪痕。
      ▶唐·岑参《长门怨》诗:“绿钱侵履迹,红粉溼啼痕。”
      ▶元·曾瑞《蝶恋花•闺怨》套曲:“别后身属新恨管,泥金翠袖啼痕满。”
      ▶郁达夫《春江感旧》诗之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