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金华隐者》 闻有隐君子,乃是学仙者。

闻有隐君子,乃是学仙者。

意思:听说有隐士,是求仙的人。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赠金华隐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游览闻名山洞府的感受和思考的诗。作者对金华山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感到惊叹,同时也对山中神仙家的生活产生了向往和敬畏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金华山的秀美风光,远胜于阳明山和勾曲山。烟霞缭绕的楼台,仿佛是天帝赐予神仙家的居所,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接着,诗中描述了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然后,诗中提到了张良的师父赤松子曾经居住在此处,飞行恍惚谁解寻,漫说至今犹不死的传说。这进一步增加了金华山的神秘色彩。松花酒熟何处游,瑶草自绿春岩幽的描述,让人想象山中神仙家的生活是怎样的美好。 诗中还描绘了山中各种奇异的景象,如群羊卧地散如石,老鹿耕田驯似牛,以及隐君子学仙者的存在。这些描述进一步增强了金华山的神秘氛围。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他感叹自己被困在尘网中,远望高峰如同天壤之别。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华山的神秘美丽和山中神仙家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神仙生活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灵迹纪真箓。
金华秀出向东南,远胜阳明与勾曲。
楼台缥缈开烟霞,天帝赐与神仙家。
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子房之师赤松子,三千年前亦居此。
飞行恍惚谁解寻,漫说至今犹不死。
松花酒熟何处游,瑶草自绿春岩幽。
群羊卧地散如石,老鹿耕田驯似牛。
闻有隐君子,乃是学仙者。
自从入山中,不曾到山下。
世人莫知其姓名,以山呼之不敢轻。
樵夫忽见苦未识,识疑便是黄初平。
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学仙

    读音:xué xiān

    繁体字:學仙

    意思:(学仙,学仙)
    亦作“学僊”。
     学习道家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
      ▶《史记•封禅书》:“黄帝且战且学僊。”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人姓吴名刚

  • 隐君子

    解释

    隐君子 yǐnjūnzǐ

    [recluse scholar] 原指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后来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隐、瘾谐音)

    老子,隐君子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引用解释<

  • 乃是

    读音:nǎi shì

    繁体字:乃是

    英语:to be

    意思:
     1.却是。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六:“树(秦树)低头急去数十步,顾其宿处,乃是冢墓。”
      ▶《二刻拍案

  • 仙者

    读音:xiān zhě

    繁体字:仙者

    意思:仙人。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至于仙者,唯须笃志至信,勤而不怠,能恬能静,便可得之。”
      ▶宋·朱处约《蓬莱阁记》:“﹝方士﹞又言仙者宫室伟大、气序和平之状;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