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承遗竹枝辄赋近体以寄》 每怀凤鸟栖梧树,辄倚乌几唱《竹枝》。

每怀凤鸟栖梧树,辄倚乌几唱《竹枝》。

意思:常怀凤凰栖梧桐树,就在乌几乎唱《竹枝》。

出自作者[明]卫仁近的《承遗竹枝辄赋近体以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草堂只在玉山西,未识风流顾恺之。鸳冷绣衾春病酒,蜡销银烛夜敲棋。每怀凤鸟栖梧树,辄倚乌几唱竹枝。昨夜阑干明月上,恼人箫管不胜吹。》,作者的名字是顾嗣立。这首诗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都非常独特。 首先,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淡雅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联“草堂只在玉山西,未识风流顾恺之。”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居所——草堂,位于玉山西侧,环境优美,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而“未识风流顾恺之”则表达了诗人对顾恺之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尚未达到像顾恺之那样的艺术境界。 颔联“鸳冷绣衾春病酒,蜡销银烛夜敲棋。”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了生活的平淡和宁静。冷掉的鸳鸯锦被,酒后的沉醉,蜡烛燃尽后的深夜对弈,这些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和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每怀凤鸟栖梧树,辄倚乌几唱竹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他常常想起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的场景,倚着乌木几案唱起《竹枝》的歌谣。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尾联“昨夜阑干明月上,恼人箫管不胜吹。”诗人通过对昨夜月升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留恋和对烦扰生活的无奈。明月高悬,恼人的箫管声不断响起,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留恋和对烦扰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淡生活的淡然处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堂只在玉山西,未识风流顾恺之。
鸳冷绣衾春病酒,蜡销银烛夜敲棋。
每怀凤鸟栖梧树,辄倚乌几唱《竹枝》。
昨夜阑干明月上,恼人箫管不胜吹。

关键词解释

  • 竹枝

    读音:zhú zhī

    繁体字: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 凤鸟

    读音:fèng niǎo

    繁体字:鳳鳥

    意思:(凤鸟,凤鸟)
    凤凰。传说中的瑞鸟。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
      ▶晋·陶潜《饮酒》诗之二十:“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 栖梧

    读音:qī wú

    繁体字:棲梧

    意思:(栖梧,栖梧)
    亦作“栖梧”。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郑玄笺:“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凤皇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