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

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

意思:早晨登上西斋望,不觉到了晚上曛。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感受的诗,通过对秋夏之交的夜晚原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段“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交代了时间——清晨开始在斋中望景,却未料到已到了傍晚。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即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描绘了秋夏之交的原野景象,烟雾弥漫,生动形象。 “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静坐听风,看到月光渐渐穿透云层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平静和欣赏。 “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进一步描绘了夜色中的山川景色,山峦隐约,江水滟滟,富有诗意。 “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景色独特的喜爱,环境静谧,兴致更浓。 “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则表达了诗人的处世态度,他并不刻意逃避世事,而是认为当前的环境并不理想。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的理解和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夏之交夜晚原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平静欣赏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的处世态度也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
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
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
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
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
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键词解释

  • 西斋

    读音:xī zhāi

    繁体字:西齋

    意思:(西斋,西斋)
    指文人的书斋。
      ▶《陈书•蔡凝传》:“﹝凝﹞常端坐西斋,自非素贵名流,罕所交接。”
      ▶唐·李郢《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诗:“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 夕曛

    读音:xī xūn

    繁体字:夕曛

    意思:
     1.落日的余辉。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唐·戴叔伦《晚望》诗:“山气碧氤氲,深林带夕曛。”
      ▶宋·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