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阳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诸公同游联句之作》 在兹三吴间,当以九鼎重。

在兹三吴间,当以九鼎重。

意思:在这三吴一带,当把九鼎重。

出自作者[明]杨循吉的《咏阳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诸公同游联句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热烈地赞美了阳山的壮伟,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了阳山独特的地貌和景致。诗人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描绘了阳山的形状、气势、高度,以及登上山顶的感受,使得阳山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诗歌开篇“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直接点题,表达了对阳山壮丽景色的赞美。接着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如“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孤圆外成峤,空朗中含洞。”等,形象地描绘了阳山的形态和气势。 诗人的描绘不仅关注山的外观,还涉及其内在的气质,如“瘦如辟谷良,清若食蚓仲。”,这样的比喻使得阳山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登山的过程和感受,如“耳胁或骈扌费,勤拳时独送。”,“曲躬始得门,侧身还入弄。”等,生动展现了攀登阳山的艰辛和独特的体验。 整首诗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赞美了阳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邃情感使得这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伟哉此阳山,有石俟歌诵。
形将冰块截,势与莲花共。
仰观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鸟飞必徊翔,云出自腾滃。
孤圆外成峤,空朗中含洞。
瘦如辟谷良,清若食蚓仲。
深思殆天设,乍至令人恐。
浓萝作垂阴,寒泉滴为冻。
戴庵亦颠危,携觞更交综。
耳胁或骈扌费,勤拳时独送。
巍巍上少并,森森下多从。
荒厓始谁开,倒树谅非种。
在兹三吴间,当以九鼎重。
崇岩借冠冕,卑峦听提控。
劳呼猿固匿,被压松堪讼。
曲躬始得门,侧身还入弄。

关键词解释

  • 九鼎

    读音:jiǔ dǐng

    繁体字:九鼎

    英语:weigh heavily

    意思:
     1.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徵九州,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

  • 三吴

    读音:sān wú

    繁体字:三吳

    意思:(三吴,三吴)

     1.地名。
      ▶晋指吴兴、吴郡、会稽。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水》:“永建中,阳羡·周嘉上书,以县(会稽)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

  • 鼎重

    读音:dǐng zhòng

    繁体字:鼎重

    意思:
     1.指国家重任。
      ▶汉·蔡邕《司空杨秉碑》:“沙汰海内,料简贞实,抽援表达,与之同兰芳,任鼎重。”
     
     2.敬辞。谓请您大力帮忙(表示请托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