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王敬身西安见怀,仍用人字韵》 带索行歌将送老,游山到顶不逢人。

带索行歌将送老,游山到顶不逢人。

意思:带索行歌将送老,在山上到山顶不逢人。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答王敬身西安见怀,仍用人字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心微鱼鸟当乡亲,小径通泉竹绕邻。带索行歌将送老,游山到顶不逢人。》以其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美和深意。 首联“心微鱼鸟当乡亲,小径通泉竹绕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恬静和自然。鱼鸟为伴,小径通泉,竹林环绕,诗人将乡亲们比作鱼鸟,表现出他对乡村生活的亲近和热爱。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更是对乡村生活方式的赞美。 颔联“带索行歌将送老,游山到顶不逢人。”诗人以自己的行动来描绘乡村生活,他带着绳索行走,歌声伴随着他,这种生活方式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诗人游山到顶也不逢人,这不仅表现了乡村的宁静和神秘,也暗示了诗人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颈联“黄花开后空篱落,白雁飞来尚水滨。”诗人描绘了乡村秋天的景象,黄花落尽,篱笆也显得空荡荡的。而白雁仍在水边飞舞,这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 尾联“却忆长安诗思冷,一鞭飞雪灞桥春。”诗人回忆起长安的诗思已经冷却,但一鞭催马,飞雪灞桥的春天又来临了。这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方式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淡然超脱。这种情感表达得深沉而真挚,令人动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心微鱼鸟当乡亲,小径通泉竹绕邻。
带索行歌将送老,游山到顶不逢人。
黄花开后空篱落,白雁飞来尚水滨。
却忆长安诗思冷,一鞭飞雪灞桥春。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到顶

    读音:dào dǐng

    繁体字:到頂

    意思:(到顶,到顶)
    达到极限。
      ▶李宗金《前进没有止境》:“当我们站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先进单位之后,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我们应当继续前进,但也有的同志认为不错了,到顶了。”

  • 带索

    读音:dài suǒ

    繁体字:帶索

    意思:(带索,带索)
    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
      ▶《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晋·陶潜《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

  • 行歌

    读音:xíng gē

    繁体字:行歌

    意思:边行走边歌唱。藉以发抒自己的感情,表示自己的意向、意愿等。
      ▶《晏子春秋•杂上十二》:“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
      ▶《三国演义》第三五回:“久闻使君纳士招贤,

  • 将送

    读音:jiāng sòng

    繁体字:將送

    意思:(将送,将送)
    送行;遣送。
      ▶《后汉书•循吏传•刘宠》:“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北史•儒林传•李铉》:“及还葬,王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