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禅与祖师心,不在灵山及少林。
意思:如来禅与祖师心,不在灵山和少林寺。
出自作者[宋]释可湘的《偈颂一百零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如来禅与祖师心,不在灵山及少林。
日转柳阴莲沼静,乱蝉呜咽众蛙嗂。》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描绘,引人深思。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如来禅与祖师心,不在灵山及少林。”提出了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如来禅和祖师心是什么?它们在哪里?灵山和少林是佛教的两个重要地点,灵山是佛祖讲经说法的地方,而少林则是禅宗的寺庙。这两句诗似乎在暗示,如来禅和祖师心并非具体的地点或教义,而是超越了具体的教派和形式,是一种内在的智慧和体验。
“日转柳阴莲沼静”这句描绘了日夜交替,柳阴下莲花池平静的景象。这似乎在暗示,外在的世界总是在变化,而内在的平静和智慧却是不变的。这也呼应了前两句诗的主题,即如来禅和祖师心。
“乱蝉呜咽众蛙嗂”这句则描绘了乱蝉和众蛙的叫声,这似乎在暗示,即使在喧嚣的世界中,也有需要倾听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代表着困扰、痛苦、疑惑或是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外在世界的无常和内在世界的永恒,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和倾听内在声音的重要性。它以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哲理,引导读者去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