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叹二首》 若使官兵卫,犹能干戚扬。

若使官兵卫,犹能干戚扬。

意思:如果让官兵卫,还能干戚扬。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感叹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龟筮总茫茫》是一首描绘战争和政治局势的诗,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感慨和无奈。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龟筮总茫茫,风尘惨大荒。”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龟筮”在这里指的是占卜,暗示了政治局势的不可预测和混乱。“风尘惨大荒”则描绘了战场的残酷和荒凉。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政治局势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丹心能许国,膂力愧勤王。”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丹心”在这里指的是赤诚之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膂力愧勤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愧疚。 再接下来的两句“若使官兵卫,犹能干戚扬。”表达了诗人对于正规军力量的期待。“干戚扬”指的是古代的武器和战术,这里用来比喻正规军的力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正规军能够有所作为,改变局势的希望。 最后两句“叩阍陈胆策,折翅亦难将。”描绘了诗人对于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和对于个人力量的渺小。“叩阍”指的是向高层人士反映情况,但是“胆策”往往难以被采纳。“折翅亦难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力量无法改变大局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和政治局势,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对正规军力量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龟筮总茫茫,风尘惨大荒。
丹心能许国,膂力愧勤王。
若使官兵卫,犹能干戚扬。
叩阍陈胆策,折翅亦难将。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官兵

    读音:guān bīng

    繁体字:官兵

    英语:officers and men; officers and soldiers

    意思:
     1.官府的兵器。
      ▶《韩非子•五蠹》:“州部之吏

  • 能干

    读音:néng gàn

    繁体字:能乾

    短语:游刃有余 精明能干 高明 行 能 成 有方

    英语:capable

    意思:(能干,能干)

     1.犹才干。<

  • 若使

    读音:ruò shǐ

    繁体字:若使

    意思:假使,假如,如果。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唐·李咸用《赠来进士鹏》诗:“若使无良遇,虚言有至公。”

  • 戚扬

    读音:qī yáng

    繁体字:戚揚

    意思:(戚扬,戚扬)
    古兵器。即斧钺。
      ▶《诗•大雅•公刘》:“弓失斯张,干戈戚扬。”
      ▶毛传:“戚、斧也;扬,钺也。”
      ▶明·张风翼《灌园记•田单破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