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为旃檀像赋》 木人漂流宇宙间,神通妙用归何许。

木人漂流宇宙间,神通妙用归何许。

意思:木头人冲走宇宙间,神通妙用归何处。

出自作者[宋]家铉翁的《为旃檀像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佛教的深度思考和感悟,通过描绘旃檀佛像与释迦牟尼佛像的关系,以及人与镜、木人与形像等比喻,表达了对佛教真理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稽首古旃檀,曾共释迦语。旃檀释迦面目本来同,真身幻身何事相尔汝。这是对旃檀佛像和释迦牟尼佛像的描绘,强调了他们的本质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真身幻身何事相尔汝,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真理的理解,即真身是真理,幻身是表现形式,两者并不矛盾。 如人对镜照形像,拱兮揖兮若宾主。这是对旃檀佛像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佛像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须臾人去镜亦空,尔影我形两无睹。这是对这种关系的进一步阐述,指出人离开后,镜中形像也随之消失,佛像与人的形象也变得模糊不清。 木人漂流宇宙间,神通妙用归何许。这是对佛教真理的进一步阐述,强调了佛教真理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神通妙用。万人从渠索释迦,求福有时与福遇。这是对佛教的福报观念的描绘,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寻求佛教真理来获得福报。 佛如明月行太空,向曙俄然不知处。痴人竞向波间觅,波间本非月所住。这是对佛教真理的进一步阐述,强调了佛教真理如同明月行太空,人们应该放下执着,追求真理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最后,真邪幻邪两忘言,如来无来亦无去。这是对佛教真理的总结,强调了真幻两忘、如来无来无去的特点,即佛教真理超越语言和形式,无法用言语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教智慧的赞美。通过描绘旃檀佛像与释迦牟尼佛像的关系、人与镜、木人与形像等比喻,作者强调了佛教真理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神通妙用等特点。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追求真理和福报的赞美,以及对放下执着、追求超越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对佛教智慧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稽首古旃檀,曾共释迦语。
旃檀释迦面目本来同,真身幻身何事相尔汝。
如人对镜照形像,拱兮揖兮若宾主。
须臾人去镜亦空,尔影我形两无睹。
木人漂流宇宙间,神通妙用归何许。
万人从渠索释迦,求福有时与福遇。
佛如明月行太空,向曙俄然不知处。
痴人竞向波间觅,波间本非月所住。
真邪幻邪两忘言,如来无来亦无去。
君不见佛书九译来中原,妙处乃以无言传。
莫道旃檀有口不解说,非说之说三十二相全。

关键词解释

  • 木人

    读音:mù rén

    繁体字:木人

    意思:
     1.木制的人像。
      ▶《战国策•燕策二》:“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寡人地绝兵远,不能攻也。”
      ▶汉·王充《论衡•儒增》:“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

  • 何许

    读音:hé xǔ

    繁体字:何許

    英语:what; what kind of

    意思:(何许,何许)

     1.何时。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一:“良辰在何许?凝霜霑衣襟。”

  • 神通

    读音:shén tōng

    繁体字:神通

    英语:theurgy

    意思:
     1.谓通过神灵而感应沟通。
      ▶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及其见

  • 漂流

    读音:piāo liú

    繁体字:漂流

    短语:浮动 飘忽 漂 泛 浮 飘浮

    英语:carried by the current

    意思:
     1.漂浮流动。

  • 宇宙

    读音:yǔ zhòu

    繁体字:宇宙

    短语:大自然 宇宙空间 自然界 天地 宇 天体

    英语:outer space

    意思:
     1.屋檐和栋梁。
      ▶《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