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寻春》 楼台出花木,道路夹松筠。

楼台出花木,道路夹松筠。

意思:楼台出花草树木,道路两边松竹。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寻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马行如疾轮,十里去寻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优美诗篇。它以马疾行、日光盎盎、云色鲜鲜等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 首句“马行如疾轮,十里去寻春”,诗人以马儿疾行的形象,表达出追寻春天的心境。这句诗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仿佛诗人正策马飞奔,迫不及待地想要寻找春天的踪迹。十里之遥,诗人寻春而去,为后文的描绘定下了基础。 “盎盎日光丽,鲜鲜云色新”,这两句诗描绘了明媚的日光和新鲜的云色,给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感受,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气息。日光盎盎,如同照耀着大地,驱散了冬天的寒冷,带来了春天的温暖;云色鲜鲜,如同新洗过一般,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楼台出花木,道路夹松筠”,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楼台初现花木,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和美丽;道路两旁,松树和竹子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出春天的活力和自然之美。 最后,“欲买前村酒,陶然作醉人”一句,诗人表达了想要购买前村的美酒,让自己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的愿望。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也展现出诗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通过对马儿疾行、日光、云色、楼台、花木、松筠以及美酒的描绘,将春天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马行如疾轮,十里去寻春。
盎盎日光丽,鲜鲜云色新。
楼台出花木,道路夹松筠。
欲买前村酒,陶然作醉人。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松筠

    读音:sōng yún

    繁体字:鬆筠

    意思:松树和竹子。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后因以“松筠”喻节操坚贞。
      ▶南朝·齐·王融《

  • 楼台

    读音:lóu tái

    繁体字:樓檯

    英语:stand (up)

    反义词: 庐舍

    解释:①〈方〉凉台。②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

  • 花木

    读音:huā mù

    繁体字:花木

    英语:flowers and trees

    意思:泛指花草树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