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临江仙·昔走都门终夜雨》 青鸠啼雨外,闲听寺中声。

青鸠啼雨外,闲听寺中声。

意思:青鸠啼雨外,在听取寺中的声音。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临江仙·昔走都门终夜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是一首描绘春天雨后清晨景象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气氛。 首句“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描绘了作者在都城的门口度过了一个雨夜,第二天清晨,泥泞的道路让人感到惊讶。这句诗通过对比夜雨和清晨的惊愕,生动地描绘出雨后初晴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心情经历了从忧虑到惊喜的变化。 “疏疏点点忽鸡鸣。数峰青似染,快活早来晴。”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雨后清晨的美丽景色,稀疏的雨点突然打在了鸡鸣上,雨后的山峰显得格外清新,仿佛被染过一样,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快活。这些诗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雨后初晴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十五年间春梦断,乱山寒食清明。”在诗的结尾,作者回忆起十五年前的春天,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一场梦一样消逝了。而现在,寒食清明时节的山峦乱得像一幅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无人挑菜踏青行。青鸠啼雨外,闲听寺中声。”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独自一人踏青的情景,他听到了雨后的青鸠啼声,在寺庙中听到了各种声音,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清晨的美景和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诗中的语言生动、细腻,描绘出了雨后初晴的美景和春天的气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
疏疏点点忽鸡鸣。
数峰青似染,快活早来晴。
十五年间春梦断,乱山寒食清明。
无人挑菜踏青行。
青鸠啼雨外,闲听寺中声。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青鸠

    读音:qīng jiū

    繁体字:青鳩

    意思:(青鸠,青鸠)
    鸠鸟。古谓不噎之鸟,刻于杖端为饰,以为养老之意。借指杖端雕饰的鸠鸟。
      ▶唐·皇甫松《大隐赋》:“倚杖则手放青鸠,脱冠则髮辞班鹿。”

  • 外闲

    读音:wài xián

    繁体字:外閑

    意思:(外闲,外闲)
    见“外间”。

    解释:1.见\"外间\"。

    造句:暂无

  • 中声

    读音:zhōng shēng

    繁体字:中聲

    意思:(中声,中声)

     1.中和之声。
      ▶《左传•昭公元年》:“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