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天上掌纶手》 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

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

意思:紫泥封,天笔润色,日边来。

出自作者[宋]张孝祥的《水调歌头·天上掌纶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某位官员的,这位官员在军事、政治上都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深受百姓的爱戴。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头几句:“天上掌纶手,阃外折冲才。发踪指示,平荡全楚息氛埃。缓带轻裘多暇”,描绘出这位官员的威武形象和卓越才能,他像天上的神仙一样掌握着国家的权力,在外交和军事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才能,能够引导部下正确行动,平定战乱,使楚地重归和平。他穿着轻松的衣服,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气度。 2.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这位官员在治理地方时的情景,他关心百姓的生活,鼓励他们耕种,使得百姓富裕起来,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歌咏。他受到朝廷的重视和赏识,得到了紫泥封赏和日边的赏赐。 3.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这位官员即将入京觐见皇帝的情景,他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尊敬,他的归来将会给朝廷带来新的气象和活力。他的离去将会走上沙堤路,平步青云,登上三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位官员的威武形象、卓越才能、关心百姓生活、受到朝廷重视等情节,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上掌纶手,阃外折冲才。
发踪指示,平荡全楚息氛埃。
缓带轻裘多暇,燕寝森严兵卫,香篆几徘徊。
襦袴见歌咏,桃李藉栽培。
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
趣装入觐,行矣归去作盐梅。
祖帐不须遮道,看取眉间一点,喜气人尊罍。
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泥封

    读音:ní fēng

    繁体字:泥封

    英语:scove

    意思:古人封缄书函多用封泥封住绳端打结处,盖上印章称“泥封”。又书简用青泥,诏书用紫泥,登封玉检用金泥。亦借指书函。
      ▶《东观汉记•邓训传

  • 紫泥

    读音:zǐ ní

    繁体字:紫泥

    意思: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唐·杨炯《

  • 笔润

    读音:bǐ rùn

    繁体字:筆潤

    意思:(笔润,笔润)
    犹润笔。指写字、作画、撰写文章的报酬。
      ▶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我为尊重我的艺术起见,要请求些笔润,她也怎能说我是卑鄙!”

  • 日边

    读音:rì biān

    繁体字:日邊

    意思:(日边,日边)

     1.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元帝﹞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