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鹊鸦行》 相彼新罗鹞,于何分爱憎。

相彼新罗鹞,于何分爱憎。

意思:看那新罗鹞,如何分爱憎。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鹊鸦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鹊与鸦的象征意义为引子,借以揭示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偏见和恶意,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善良和正直的追求。 首先,诗中描述了人们对鹊与鸦的不同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人们因为对鹊的喜爱和鸣声的欣赏而感到喜悦,因为对鸦的厌恶和鸣声的讨厌而感到愤怒。这种喜恶的定论,往往是由外在环境或者社会偏见所决定的,而非真正的善恶之分。 接着,诗人借新罗鹞(一种鸟)的例子,批评了那些不能公正对待他人,不能包容不同观点的人。他们对于群鸦的喧闹充耳不闻,对于一鹊的不容忍却大加搏击。这种行为是妒忌、恶意的表现,是冷酷、专横的行径。 诗人进一步引申到政治上的例子,如石显、林甫等权臣,他们依仗权势,为所欲为,颠倒了善恶、美丑的界限,混淆了是非,使得正直的人难以生存,奸邪的人独揽大权。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公正政治的向往和对邪恶势力的谴责。 最后,诗人指出,这种对于微小动物的喜恶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人们应该从这些微小的动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反思自己的行为,追求公正、善良和正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善良和正直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不公、偏见和恶意现象的批判。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引申,诗人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以鹊为吉,人多喜其鸣。
世以鸦为凶,鸣多人辄嗔。
吉凶一以定,嗔喜此焉分。
相彼新罗鹞,于何分爱憎。
群鸦竞喧集,有耳若不闻。
一鹊不相容,搏击以为能。
不知鹊可喜,甘与鸦为群。
妒善复党恶,鸷悍徒不仁。
石显怙权宠,望之不容身。
林甫擅柄用,何有乎九龄。
宁为望之辱,不作石显荣。
宁为九龄死,不作林甫生。
邪正苟倒置,是非竟难陈。
人事无不然,何独此微禽。

关键词解释

  • 新罗

    读音:xīn luó

    词语解释

    ⒈  朝鲜古国。公元前1世纪形成。初领有朝鲜半岛东南部地区,都于庆州。与高句丽、百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相互间战争不断。公元7世纪中叶与中国唐朝联合,攻灭百济和高句丽,不久统一半岛大部。9世纪衰落。10世纪初重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935年被王氏高丽所灭。<

  • 爱憎

    读音:ài zēng

    繁体字:愛憎

    短语:好恶

    英语:love and hate

    意思:(爱憎,爱憎)

     1.犹好恶。
      ▶《韩非子•说难》:“故弥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