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不把一杯来劝我,无情亦得似春风。

不把一杯来劝我,无情亦得似春风。

意思:不把一杯酒来劝我,没有感情也得到似春风。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树根雪尽催花发,池岸冰消放草生》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万物复苏的感慨。树根雪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催花发,象征着生命的勃发。池岸冰消,放草生,则描绘了冰雪消融、生机盎然的景象。 “唯有须霜依旧白,春风于我独无情”,这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春风与作者的情感对比,表达了作者在春风中独自无情的感慨。 “道场斋戒今初毕,酒伴欢娱久不同”,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道场斋戒结束后的欢娱场景,与之前的“催花发,放草生”形成对比,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欢愉之情。 “不把一杯来劝我,无情亦得似春风”,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期待和感慨。如果朋友不来劝我,即使是无情的风,也能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朋友比作春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的热爱和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树根雪尽催花发,池岸冰消放草生。
唯有须霜依旧白,春风于我独无情。
道场斋戒今初毕,酒伴欢娱久不同。
不把一杯来劝我,无情亦得似春风。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一杯

    读音:yī bēi

    繁体字:一杯

    意思:
     1.指一杯的容量。
      ▶《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 无情

    读音:wú qíng

    繁体字:無情

    短语:铁石心肠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以怨报德 卸磨杀驴 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英语:pitiless

    意思:(无情,无情

  • 得似

    读音:de sì

    繁体字:得似

    意思:怎似;何如。
      ▶五代·齐己《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宋·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明·刘基《四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