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紫藤》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意思:柔蔓不住,袅袅挂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紫藤》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藤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藤的深刻认识和警示。 首先,诗中描绘了藤花的紫色和藤叶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后诗人揭示了藤的危害性,它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具有极强的缠绕力,能够束缚树木,使其枯死。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藤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如盘曲的蛇、萦纡的绳,中间的树被束缚成枯株,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接着,诗人进一步指出,缠绕树木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但千夫合力也难以制服。这象征着那些善于附着权势、迷惑君王的佞臣,他们看似柔弱,却能对国家造成极大的危害。 诗人以藤为鉴,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善于迷惑人的事物,尤其是那些开始看似美好,但最终会带来危害的事物。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在处理权力问题时,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被佞臣所迷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藤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的警示。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不要被那些看似柔弱却具有极大危害性的人或事物所蒙蔽。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警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
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
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
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诫,铭之于座隅。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袅袅

    解释

    袅袅 niǎoniǎo

    (1) [curling upwards]∶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waving in the wind]∶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 空虚

    读音:kōng xū

    繁体字:空虛

    短语:抽象 迂阔 纸上谈兵 架空 言之无物 空虚 悬空 空空如也 虚无 虚无缥缈 无意义 华而不实 泛 肤浅 空洞无物

    英语:emptiness <

  • 柔蔓

    读音:róu màn

    繁体字:柔蔓

    意思:柔弱的藤蔓。
      ▶唐·元稹《兔丝》诗:“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樵童破将去,柔蔓与之并。”

    解释:1.柔弱的藤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