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封丘》
树折枣初剥,藤枯瓜未收。
树折枣初剥,藤枯瓜未收。
意思:
树折枣开始剥,枯藤瓜不收。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封丘》
全文创作背景
《封丘作》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灭亡和作者汪元量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诗是在作者被押解北上的途中,途经封丘时所作。当时,元朝军队已经攻占了宋朝的都城临安,汪元量作为宋朝的遗臣,被迫随三宫北上,这一路上他见证了祖国的河山破碎,人民流离失所,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懑。因此,当他途经封丘时,看到曾经的繁华之地也变得破败不堪,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句子
池荒眠鹭石,树折饮猿藤。
--
出自《捧檄家山》作者:[宋]史卫卿
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
--
出自《长安雪后》作者:[唐]喻坦之
后夜禅初入,前溪树折冰。
--
出自《寄双泉大师师兄》作者:[唐]齐己
树折怜巢覆,泉清见叶沈。
--
出自《山行归晚》作者:[宋]释善珍
树折巢堕鸟,阶荒草覆虫。
--
出自《经故杨太尉旧居》作者:[唐]许棠
山空乱猿叫,树折一鸡颠。
--
出自《太寒早行》作者:[宋]石介
枣初赤,倾路且停车。
--
出自《枣下何纂纂》作者:[明]何景明
汉纪偷桃旧,豳风剥枣初。
--
出自《七十初度漫赋二十六韵》作者:[明]王稚登
遥怜壶枣初成实,似说占禾半吐花。
--
出自《和因上人三首》作者:[宋]王之道
沿河树折枣初剥,满地藤枯瓜未收。
--
出自《湖州歌九十八首》作者:[宋]汪元量
沿河树折枣初剥,满地藤枯瓜未收。
--
出自《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三》作者:[宋]汪元量
邻峰道者应弹指,藓剥藤缠旧石龛。
--
出自《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作者:[唐]齐己
明月未收光。
--
出自《诗》作者:[魏晋]阮瑀
云疏雨未收。
--
出自《阮郎归·留连春意晚花稠》作者:[宋]赵眘
红蕉露未收。
--
出自《唐多令 感怀》作者:[清]徐灿
送了春归雨未收。
--
出自《鹧鸪天·送了春归雨未收》作者:[宋]廖行之
月印金枢晓未收。
--
出自《长相思·天悠悠》作者:[宋]黄升
知为音书苦未收。
--
出自《南乡子·别久渐生愁》作者:[元]赵雍
伏暑未收,金风渐作。
--
出自《偈颂七十六首》作者:[宋]释子益
诗句原文
今夜宿封丘,明朝过汴州。
云横遮远塞,水落见长洲。
树折枣初剥,藤枯瓜未收。
倾囊沽一斗,聊以慰羁愁。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